我国历史上,一些廉洁爱民的官吏和名人逸士,都有自己的执著追求,一生始终保持着高风亮节,他们常常借物抒情,以诗言志,表达自己的清高志远。古人郑板桥便可是值得称道的一介清官,他用丹青画竹,写出了自己洁白的一生。 

   在古代封建社会,那些谄官政客,为了邀权弄宠,不惜巴结奉承,攀炎附势,一脸的媚态,满腔的阿谀。郑板桥则对此嗤之以鼻,他以青竹表达了自己的情趣。“一节复一节,千枝攒万叶,我自不开花,免撩蜂与蝶。”宁守节操,忍受冷寞,也不改变自己的本色,钻营取宠。他的诗、书、画,堪称“三绝”,一些达官贵人或道貌岸然的君子,常有上门求索者,板桥说:“索我画偏不画,不索我画偏要画。”“凡吾画兰、画竹、画石,用以慰天下劳人也,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。”所以,那些权柄显贵,常遭白眼拒绝。他的字画有“三不卖,”达官豪贵不卖,生计够用不卖,自己不喜欢的不卖。相反那些下层的僧人、渔夫、商贩、花匠和农民却容易得到板桥先生相赠的诗书画。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名官吏,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以“安黎元”、“济苍生”为已任。他到山东潍县上任,看到那里的人民在贪官污吏的重重盘剥之下,加上连年的灾荒,百姓携儿带女,背井离乡,“前牵复后曳,一跌不复举”的凄惨情景,他的心情久久不安,于是画竹题诗,表达了“民以忧亦忧,民以乐亦乐”的高尚情怀。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,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不等朝庭赈呈批复,就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放粮,由百姓凭条借出,秋后归还。秋后灾情未减,他又当着百姓的面把借条付之一炬。 

   郑板桥为官简肃,不讲排场礼仪。察看民情,访疾问苦,不坐轿子,身着便服,草鞋一双。即便夜间查巡,也仅差一人打着写有“板桥”二字的灯笼,不许鸣锣开道。他的此举,被时人指责“州县一席,实不相宜。”而板桥觉得“为吏之乐,正在于此。”在仕途的道路上,他决不仰人鼻息,为米折腰,吟诗作画,针砭时弊,痛快淋漓,因而时遭流言蜚语,但他全然不顾,青而不染,不与合流同污。他在一幅竹石画上题诗自励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,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南西北风。”其志其节,不可动也。 

   郑板桥在潍县为官,因抚民救灾,请赈忤上,被罢免辞官。临别之时,潍县上下倾城相送,板桥和百姓依依惜别,画竹题诗相赠:“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囊萧萧两袖寒,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渔杆。”在那污流横溢的封建社会,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,而板桥为官十二载,依然囊中羞涩,两袖清风。他的女儿出嫁,板桥无以为赠,赋诗一首:“官罢囊空两袖寒,聊凭卖画佐朝餐。最惭吴隐奁钱薄,赠尔春风几笔兰。”回老家扬州的时候,他身着毡衣,头戴岚帽,雇了三头毛驴,一头自乘,一头驮着行礼和书,一头小皂骑着前引。板桥老人摆脱了政宦的羁绊,心情怡然,在驴背上又吟出诗来:“二十年前载洒瓶,春风依旧竹西亭,而今再种扬州竹,依旧淮南一片青。” 

  板桥的一生,种竹写竹,听竹看竹,品竹志竹,毫无尘俗,可谓青竹人生。他在扬州谪居的竹林寺,“三间茅屋,十里春风,窗里幽兰,窗外修竹,”是一个依依在牖,树影摇曳的清清世界,静静篱落,疏疏枝叶,满窗白纸,尽染绿色,此时独坐其中,一盏雨前茶,一方端砚石,一张宣州纸,任神思驰骋,抒写青竹之志,真是何等雅趣,安享之人不知也。他的一生,不画它物,专画兰竹。“四十年来画竹枝,日间挥写夜间思。”但这几枝清瘦的修竹,寄托着他的人生理想,“借君莫作图画看,文里机闲,字里机关。”不顾风霜,不惧雨打,不畏秋冷,不怕冬寒的青竹,是他的真实写照。“春夏秋冬全不变,雪中风味更清奇。”竹犹板桥,板桥若竹,其品如竹,其志如竹,其节如竹。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摘自《榕树下》


热门竹历史